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随笔 >> 正文
   

大国的经济思维

来源: 作者:欧阳峣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1日 点击:


 

大国的经济思维

欧阳

 

随着“金砖国家”的迅速崛起,大国经济现象愈益令世人瞩目。特别是自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有许多学者开始讨论经济大国的战略思维。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提出应该有新兴大国思维,南京大学的洪银兴教授提出应该有大国的创新思维。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大国经济思维,认为同大国的基本特征相联系,大国经济思维主要是规模经济思维、内源经济思维和结构经济思维,大国的政府和国民应该学会运用规模、内源和结构的范畴去思考大国的经济问题。

 

规模经济思维

 

大国的基本涵义就是国家规模,大国经济就是超大规模国家经济。大国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自然特征,即国土规模;二是社会特征,即人口规模;三是经济特征,即市场规模。可见,无论是从自然和社会的视角看,还是从经济的视角看,大国特征都表现为规模特征。与此相应,大国经济思维首先是规模经济思维,大国的资源人口、市场及经济总量具有规模特征。为此,我们分析大国经济状况和经济战略,都需要着重考察大国的规模特征,并从这种规模特征中引发出规模思维和大国思维。

 

首先,大国经济应该发挥自然资源的规模优势。从自然的视角看,大国的国土面积辽阔,资源储量相当丰富,这个特征是比较稳定的,从而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国地位具有长期的恒定属性。一般地说, “地大”往往与“物博”相联系,“国土辽阔”往往连着"资源丰富”。根据2008年的数据,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国土面积分别居世界第4位、第1位、第3位、第7位和第5,这些国家的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也分别居世界第1位、第2位、第3位、第8位和第9位。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本的总量很大,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优势。那么,怎样发挥资源的规模优势呢?一是利用大国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的优势,促进产业的全面发展,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由大国的特殊地位所决定,它不能依靠比较单一的产业发展经济,比如,任何大国都不可能不要农业,任何大国也不可能不发展工业,甚至不会只发展单一的工业,而需要在国内建立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国的资源优势也为建立这样的产业体系提供自然条件。二是利用大国资源丰富和单类量大的优势,促进各个产业的规模发展,形成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群。小国往往依靠比较单一的支柱产业发展经济,如科威特仅有以石油为资源的产业;大国的支柱产业却是一个群体,如中国的重点支柱产业就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油、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产业等。

 

其次,大国经济应该发挥人力资源的规模优势。从社会的视角看,大国的人口数量较多,人力资源相当丰富,这个特征也是比较稳定的,虽然在人口分布和增长速度方面存在差异。美国经济学家库兹列茨、钱纳里在划分大国与小国的时候,就是以人口数量为标准的。根据2011年的数据,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人口数量分别为3.10亿、1.40亿、13.41亿、12.15亿和1.93亿,居世界第3位、第9位、第1位、第2位和第5位。大国的人口众多将带来两种效应:一是人力资源总量满足国内需求的效应。一般地说,大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往往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大国只需要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而不会制定政策引进普通的劳动力。由于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在传统社会里,人力资源的充裕推动了大国经济的繁荣。二是人力资源结构满足国内需求的效应。大国的人力资源往往具有多层次结构,特别是在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源异质性结构明显。普通劳动力、一般性专业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并存,适应了大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它们通过与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耦合,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

 

再次,大国经济应该发挥市场潜力的规模优势。“人口众多”连着“消费需求总量大”,直接影响市场规模。人口数量是市场需求的基础性因素,假设人均消费需求不变,人口数量越多则消费需求越大。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2)》的数据测算,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国内市场规模分别为58662.0亿美元、 2115.9亿美元、4743.6亿美元、2979.1亿美元和4 949.9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第16位、第8位、第12位和第7位。马歇尔认为,市场容量的增加可以形成双重效应:一是促进劳动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促进厂商规模的扩大,带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收益。从宏观上看,大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即使在不依赖国外市场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国内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形成的规模经济,还可以使一些在小国无法获利的技术创新获得较高的收益,技术创新的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成本,并且减少风险,从而使大国的企业有更大的胆量去尝试那些小国企业不敢尝试的技术创新。

 

内源经济思维

 

大国资源丰富和国内市场广阔的特征,使大国经济形成了内源特征,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一般地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增长要素供给的力量;二是市场潜力需求的力量。小国的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往往以“外源”为主,否则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大国的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往往以“内源”为主,依靠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为此,我们分析大国的竞争优势,思考大国经济发展道路,都应该将大国的内源特征作为重要依据。

 

其一,大国经济应该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大国经济对资源的需求量特别大,倘若主要依靠从国际市场上购买资源,将会出现大国购买什么资源、这种资源就涨价的情况,而且往往难以满足大国的需求,因此,大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培育应该主要利用国内的资源。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 自然资源是一种潜在的财富,丰裕的自然资源可以为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的条件;大国的自然资源往往比小国更加丰富,主要依靠国内的资源就可以推动经济起飞。根据1990年的数据,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自然资源总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第2位、第3位、第7位和第6位。这些自然资源不仅是国家的重要财富,而且肯定会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德·弗兰泰特和德隆等(De Frrantietal & Delong et al. )的研究表明,美国工业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挥了国内矿产资源的作用,美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丰裕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因此,大国重点产业的选择应该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而且鉴于大国经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或者说受到国内资源的制约,大国应该重视自然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而人均较少,更加需要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从而保持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大国经济应该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大国的市场潜力很大,凭借自身的力量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正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描述的: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容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就面积而言,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许并不小于全欧洲各国的市场。”大国人口众多,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大国地域辽阔,拥有庞大的投资市场。国内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相加构成国内市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动力。根据2007年的数据,中国的消费市场对GDP的贡献为27.15%,投资市场的贡献为37.13%,两者相加为64.28%;俄罗斯的消费市场对 GDP的贡献为37.6%,投资市场的贡献为27.51%,两者相加为65. 11%;印度的消费市场对GDP的贡献为44.38%,投资市场的贡献为12.41%,两者相加为 56.79%;巴西的消费市场对GDP的贡献为49.05%,投资市场的贡献为12.22%,两者相加为61.27% ;美国的消费市场对GDP的贡献为63.3%,投资市场的贡献为8.42%,两者相加为71.72%。可见,这些典型大国的国内市场对GDP的贡献均在56%以上,国内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国际的经验看,以内需为主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拥有足够规模的国内市场,为大国经济的内源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正如库兹列茨所指出的: “对于这些大国来说,国内市场和资源条件允许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成为大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然而,在实施大国内源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第一,要有效地整合国内市场,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大国虽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如果由于经济制度和体制不完善而导致市场化程度低,将会出现国内市场分割的状况,致使区际市场就像各自独立的国家市场,大国市场的规模效应无法完全发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导致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从总体上看呈上升的趋势。为此,应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防止区际市场的分割,保持商品和各种要素的有效流通,从而使大国的市场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要坚持适度对外开放,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小国可以通过对外开放获取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如果大国采取封闭的政策,就有可能丧失资源和市场的规模优势。因此,大国应该在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市场的同时,通过适度开放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系统,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内经济循环系统和开放的国际经济循环系统相机扶择的机制,从而形成一种超越小国经济的优势。

 

结构经济思维

 

大国的国土辽阔,不同区域的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在发展中大国,城乡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这种区域、部门和城乡的差异,往往表现为“二元经济”或者“多元经济”的特征,从而形成比较复杂的经济结构。所谓“经济多元结构”,就是指发展中大国经济体系中不同的制度和技术并存,导致产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以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形成经济多极化的现象。为此,我们无论是分析大国经济特征还是思考大国发展战略,都应该以大国的多元结构为重要的出发点。

 

第一,从大国多元结构出发,应该构建增长要素的耦合机制。大国的多元结构在各种经济增长要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了经济增长要素的多层次结构。我们不能把较低层次的增长要素单纯地看成一种缺陷,而要着眼于不同要素的匹配以及它们同某种产业的匹配,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耦合机制。大国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的技术呈现多层次特征,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划分为现代经济和传统经济,或者叫做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前者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后者以传统的手工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特别是在发展中大国,高新技术和制造技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往往同时并存,它们适应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大国的人力资源也具有多层次特征,由于教育程度和技术素养的不同,导致了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既有高新技术人才,又有实用技术人才;既有科学家,又有工程师,还有普通劳动者。因此,大国需要发挥增长要素的多元结构或异质性的优势,利用不同的增长要素的适应性,比如高新技术人才适应于高新技术产业,工程师适应于传统制造业,普通劳动者适应于这些产业的某些环节和某些服务行业,这种特征有利于构建不同要素之间的耦合机制,形成大国经济增长的综合优势。

 

第二,从大国多元结构出发,应该构建区域经济的协调机制。大国的多元结构具体地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由于大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导致了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经济发展必然是非均衡的,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存在差距,当然,理想的目标是从非均衡走向均衡。我们需要科学地考虑不同区域的产业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的层次,重点培植和发展不同的产业,使不同的区域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比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和生态产业。同时,应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适时地在各个地域的推移。即发达地区适时地将相对落后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选择性地承接同自身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产业,从而利用发达地区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尽可能地实施经济追赶战略,实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

 

第三,从大国多元结构出发,应该构建城乡发展的统筹机制。经济多元结构伴随着城乡多元结构,这是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的发展中大国的共同特征。由于发展中大国的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从而长期存在城乡多元结构:城市以现代化大生产为主,农村以典型的小农生产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较低。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城市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导致集聚经济,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从而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高于农村,形成城乡二元结构。为此,发展中大国要实现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第四,从大国多元结构出发,应该构建经济结构的转型机制。如前所述,大国存在多元结构,这种特征在发展中大国更为明显。我们既要利用某些方面的多元结构,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协调机制;又要在战略上着眼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具体地说,应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加速金融资本的积累,实现增长要素的转型;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投入,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利用发达地区技术外溢和产业转移实现追赶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从总的趋势上看,应该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技术差距和产业差距,从多元结构走向一元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和高效发展。

 



上一条: 大国的治理模式
下一条: 大国的国民精神

关闭

 

Copyright©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师范大学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湘ICP备09029830  湘教QS3-200505-00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