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随笔 >> 正文
   

大国的国民精神

来源: 作者:欧阳峣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1日 点击:


大国的国民精神   

欧阳峣

 

最近,我从中国来到美国,在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 SIEPR )做高级研究学者。进入神奇的硅谷的中心地带,住在帕洛阿尔托(PALOALTO)市的橡树溪(AOK CREEK )公寓,常常对美国精神有所感触,并对大国精神有所退想。为此,我想借助这些感觉,以中国和美国两个典型大国为经验对象,围绕大国特征怎样影响国民精神、大国应该培养怎样的国民精神进行些思考。

   

自强的精神

 

所谓“自强”,它是与“依赖”相对而言的概念,其含义就是自己努力向上,包括个人和国家的自立图强。自强精神同国家规模具有某种必然联系。我们知道,国家规模是由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所构成的,而人口数量是构成国家规模的首要因素,因此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都把人口数量作为划分大国和小国的尺度。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消费需求总量特别大,它不可能依赖别的国家而生存,更不可能依赖别的国家而强大。大国要建立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做支撑,也不可能像某些小国那样依靠出卖某种资源而生存。而且,由于大国具有规模优势,假如不强大将会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轻视。可见,大国需要自强,大国的国民则需要培育自强的精神。

 

从国家的角度看,自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古代社会,国家的自强曾经表现为版图的统一。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18世纪后期通过独立战争赢得独立,从19世纪初开始向西部进行领土扩展,经过持续半个世纪的西进运动,国土面积从23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936万平方公里,把13个州的美国变成了50个州的美国。中国自先秦时期起,开始形成核心的区域,大致在黄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其他属于边疆地区; 13世纪初期,成吉思汗发动两次西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清朝经过长时期的统一行动,使我们统多民族的国家基本定型。在大国统一的过程中,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图强的抱负,带领广大国民东征西战,实现了国家统的理想。

 

进入现代社会,国家的自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崛起。美国本土原是“北美大荒漠”,19世纪初期开始发展工业,到19世纪末期实现了工业化。从20世纪中叶起,美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经济指标都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曾出现短暂的衰退,但美国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以优势地位在贸易、金融和投资等领域进行全面扩展,利用全球资源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长期持续增长的“新经济”现象。放眼当今世界,各个大国都在奋发图强,推动国家经济的振兴。

 

大国的国家精神是同大国的国民精神直接相联系的,中国和美国都特别崇尚自强的国民精神。美国社会推崇“强健之风”,在国民的评价标准里,一个人的自主精神、自强自尊、意志品质、奋斗面貌、竞争态度等,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美国人崇尚"self-madeSccess”,翻译成中文就是“白手起家”。200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身价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691位,其中388人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美国人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这种欲望驱动他们冒险和进取,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领城奋力开拓。美国人对竞争情有独钟,对依赖行为嗤之以鼻,这种国民精神使美国社会充满活力和和朝气。1931年中提出的亚当斯在《史诗的美国》国民精神的体现,实际上就是美国国民精神的体现,它要求国民追求求幸福的梦想随时随地都要接受挑战和克服困难,在蛮荒中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或者向不可知的未来探索,这种国民精神成为美国重要的软实力。

 

中国古代曾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箴言,意思是说天在永不停息地运行,人也应该不断努力向上,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强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传统中国文化推崇的自强,往往以“外柔内刚”的形式表现出来。许多爱国志士和杰出人物看似文弱书生,在精神上则自尊自强。他们心忧天下,为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地追求和奋斗,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中国人的自强精神。然而,当民族整体自强精神匮乏的时候,个人的勇气就无法改变其劣势地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唤起国国民的自强精神,才有可能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从而赢得世界人民的敬佩和尊重。

 

勤劳的精神

 

所谓“勤劳”,它是与“懒惰”相对而言的概念,其含义就是不断地辛勤劳动,尽力多做事情。我们知道,没有勤劳就不可能有个人和国家的自强,所以勤劳的精神是大国国民需要具备的精神。大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决定了它要实现经济振兴和人民富裕的目标,必须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如果不发展农业,国民生存所需的粮食就要依赖外国;如果不发展制造业,国民生活必须的用品也要依赖进口。可见,这将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国与小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小国经济可以重点发展旅游、贸易和金融业而致富,大国经济的地位和要求,则决定了它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各个产业全面发展。而农业和制造业属于实体经济,它需要通过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来支撑。因此,大国应该在国民中倡导勤劳的精神,使那些辛勤劳动、踏实做事的人获得应有的报酬,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序言写的中的第一句话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他认为包括农业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性劳动都创造财富,从而成为劳动价值论的起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时,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一般人类劳动耗费决定,即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由生产商品时的特定种类劳动耗费决定,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马克思还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区分开来,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为“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观念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美国的国民是勤劳的,美国社会崇尚勤劳的精神。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挪威、比利时、法国、爱尔兰、荷兰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小时生产率要高于美国;但是如果按人均产出计算的话,顺序就会发生变化,美国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十一位,法国居第十六位。不言而喻,按小时计算,主要指个人在单位时间的劳动效率,它体现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素质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按人均计算,主要指个人的贡献率,它也体现劳动力素质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所不同的是把劳动时间拉长。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美国的国民比西欧国家的国民更加勤劳,因为他们在超时工作,由此创造了高于西欧国家的生产率。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显示,美国人年平均劳动时间比西欧人多8周,而且,每周劳动时间超过50小时的美国人已达到37%左右,这个数字高出西欧人和日本人很多。

 

中国人的勤劳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勤劳的精神。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劳不仅能够致富、成功、兴家、兴国,而且能够养身和养德。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就说过:“中国长期以来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土地最膏腴,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多且最勤奋的国家。”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获得财富主要依靠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入工业财富阶段,中国人勤劳的习惯并未改变。改革开放以后,勤劳的精神和习惯使中国人获得更多机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或“制造工厂”。中国的产品遍布全球市场,甚至使某些国家感到压力。虽然有的人提出了“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的制度缺陷,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假如中国人不勤劳则会变得贫穷。

 

诚然,由于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波动,国家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新生代的中国人中开始出现懒惰的倾向。独生子女制度的长期维持,加上长辈的溺爱,使得青少年的娇生惯养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城市的孩子在逐渐丧失勤劳的品质,农村的孩子也开始丧失勤劳的品质;不仅富人的孩子逐渐变得懒惰,穷人的孩子也开始变得懒惰。从世界范围看,欧洲人在富裕后变得懒惰了,美国人在富裕后还没有变得懒惰,而中国人还没有富裕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懒惰了,这种现象值得国人惊醒。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教育青少年一代,大国的崛起和富强始终离不开勤劳的精神。

 

包容的精神

 

所谓“包容”,亦即宽容,它是与“狭隘”相对而言的概念。其含义就是各种要素的聚集和整合,具体表现为在追求自我发展中不排斥他人的发展,能够容纳各种进步的思想文化和各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政治战略和经济战略。由于大国的经济总量非常大,它的经济战略和行为将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市场和地区市场都是有限的,只有妥善处理同各国的关系才能减少摩擦。各国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大国要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必须具备包容的精神。假如缺乏包容的精神,大国就有可能在追求垄断中陷入孤立的境地,其经济规模优势就可能被同世界各国的矛盾所抵消,并且可能在各种矛盾中丧失一些发展的机遇。因此,包容的精神是大国及其国民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国民具有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精神。美国文化中的包容精神,源自于伟大的政治家林肯。这位以博爱著称的总统有一句名言:“用爱化解仇恨,用宽容消除敌意,用积极的做法减少消极的因素。”20 世纪90年代初,中国留学生卢刚在刚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学博士学位时,由于心理异常而开枪射杀三位教授和一位同胞。美国人没有谴责卢刚,而是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这件事情,理解卢刚那种“身在异乡为异客”时所遭遇的文化混乱、精神恍惚的痛苦心境。学校副校长安·柯莱瑞及其家人深情地致函卢刚家人:“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了分担你们的哀伤,也盼你们和我们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时刻,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美国在其经济战略中总是体现出宽阔的视野,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同强国的关系。虽然现在的美国政府往往以世界警察自居,而遭受世界各国的谴责,但它在牵制潜在对手的同时,还是重视从宏观上协调全球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

 

自古以来,中国的国民就以善良和宽厚而著称,包容或宽容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古训道:“宽也者,君子之道也”;“接人用,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培养宽厚的美德,理解和体谅他人,做到宽以待人。同时,这种载天地之物的宏大气量,的确是成就大事的重要条件。包容心是一种同情心,它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心理基础。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并谈到曾经有一位在中国和日本两国长期居住过的外国人说:“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中国人。”因为中国这个大国的国民长期以来形成了和谐的情感,这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智慧。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中国人民面对日本的妇女和儿童的时候,也是以善良之心宽容他们。面对受到战争创伤的日本,中国政府竟然以仁义之心免除其战争赔款,这对于一般国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包容精神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种政治智慧和经济智慧,大国的政府和国民应该拥有这种智慧。毛泽东主席在处理经济问题的时候,曾经是善用这种人类智慧的典范。他写下的不朽篇章《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种战略思想中,蕴涵着包容各种积极因素的经济智慧。他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部分写道:“应 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是为了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它使我们国家和国民受益良多,并且自觉地融入了全球经济的潮流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从而迎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实现了快速持续增长。201011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讲话,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思路。从国内看,包容性增长描绘了美好的愿景,即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国际看,包容性增长勾画了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即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创造和谐和公平的秩序。

 

培养国民的自强、勤劳、包容的精神,应该是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柱。美国人曾经以经济增长的奇迹诠释了大国精神,中国人若要承担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使命,还需要继续培养这种精神,从而以大国心态和大国雄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条: 大国的经济思维
下一条: 亚特兰大城市记忆

关闭

 

Copyright©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师范大学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湘ICP备09029830  湘教QS3-200505-000476